“春生宋城——2021书院文化生活论坛”圆满落幕

2021-04-27 16:03     新华文化网/www.cqnewsw.cn

近年来,随着国家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不断增强,故宫文创、汉服、《唐宫夜宴》、《典籍里的中国》等众多脱胎于千载中华文明的事物纷纷出圈,一场中国文化的复兴,正借助互联网与青年人的力量,焕发出意想不到的繁荣。

在这场浪潮中,对个体而言,如何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对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而言,又如何真正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让优秀中国文化蕴化为美好的社会风尚?

为了为这些问题寻找一个可能的答案,4月24日,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携手江西省旅游集团文旅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书培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及赣州蓉江新区产业招商局,并在一点资讯、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中华民居杂志社等媒体的支持下,举办“春生宋城——2021书院文化生活论坛”,汇聚学者、专家与各界人士的智慧和能量,呈现和探讨当代书院社区的定位和价值,描绘和探寻中国文化复兴的可能答案,塑造赣州具有文化自信、文化品位、文化创意的城市形象。

“春生宋城——2021书院文化生活论坛”共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以“回归生活的意愿——当代文化生活创意的推动”为主题的文化沙龙,和以“谷雨春生”为主题的人文雅集。

此次论坛在新旅中书书院举行。新旅中书书院由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开展的赣州蓉江公益书院、北京中书培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的喜邻社区书院和江西省旅游集团文旅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本次论坛标志着其正式开启运营,并将在未来为赣州市民带来一系列高品质的文化公共服务。

集思广议,对文化复兴道路的学术探讨

在文化沙龙环节,众多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包括郦波、余世存、徐天进、王林海等,围绕“回归生活的意愿——当代文化生活创意的推动”这一主议题展开讨论。沙龙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并设有“从文而化之到生活风尚”、“从艺术精神到当代生活”两个子议题,以此来深入探讨中国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联系。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赞叹于赣州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书院文化的传承。宋代时,全中国共有书院700余所,而江西就独拥224所,一时文风蔚然。明代王阳明在郁孤台下建起濂溪书院,传播阳明心学,更令赣州成为文人士子心中的圣地。如今,书院文化又在赣州得以重新兴起,实是赣州之幸、文化之幸。

著名作家、传统文化传播者余世存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起,作为湖北随州人,小时候家乡发掘出的曾侯乙古墓,让他第一次强烈感受到文化的引力和魅力,进而激励他奋发求学,走向外面的大千世界。因此他相信,在蓉江新区、在赣州,书院也可以成为一个具有感召力的文化符号,一颗文化的种子,让更多人从中找到精神认同和归宿,并受益终身。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天进则从生和活、忙和闲、古和今、东和西这四个维度,分析了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入当今人们的生活。同时他提出,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是要让“文物活起来”,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活”起来,要让更多的人对文物古迹、文化产生兴趣,而书院就是一个极佳的道场。

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发起人李亚鹏谈起他对“书院”这一概念的认识,自古以来,历史上的各所著名书院,无不是当时最先进且与时俱进的教育、文化、生活平台,是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重要场域。在当代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应首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刚需,进而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开展书院的教育功能,为中国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

身临其境,对中国文化魅力的现场体验

文化沙龙结束后,本次活动还在现场呈现了一场互动沉浸式的人文雅集,让与会嘉宾更直观、更多元地感受到四季与时节中的美学和中国文化生活的魅力。

“春生”人文博物展是人文雅集的亮点之一。展览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故事线索,共设置三部分内容,分别对应桃花源的三个场景。第一单元“生机·微雨众卉新”,对应武陵渔人逐涨水的春溪捕鱼,逢桃花林,讲述了风雨雷电四神与古人对花的观察感知;第二单元“生长·耕种从此始”,对应桃源中的田园农忙,以五色土和古代春耕为例,关注农耕之根本;第三单元“生活·逍遥良辰会”,对应渔人到农家小坐,并引申至春日的燕居与雅集,追寻生活的趣味。

展览还特别设计了墨流手作体验,借花之“春色”与流觞之“水态”,染一纸春笺寄予远方。

整个展览通过展现春日物候变化、农耕文化,呈现中式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艺术的方式,诠释中国传统哲学中极为重要的“生”之奥义。

同时,在雅集上,优秀青年笛师洪盛吹奏萧笛,一曲《姑苏行》声动亭园;优秀昆曲剧演员将昆曲《游园》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无不倾耳戴目。

著名古琴演奏家、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杨春薇轻抚古琴,《流水》幽篁清韵的音律便在会场流泻而出。

著名先锋实验音乐家欢庆用踏歌吟唱的方式表现《竹枝词》这首古诗,营造出古朴、自然的乡野意境。整场表演由静入动,由古入今,一步一行,都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复兴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由李亚鹏于2012年发起,是北京市政局批准成立、由北京市文化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开展传统文化公益事业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秉承”复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之宗旨,以"雅道统的梳理、雅文化的传播、雅生活的推动"为方向,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使其契入人们当下生活之中,得以创新发展。

自成立以来,书院中国基金会通过乡村公益书院、社区公益书院、校园公益书院等项目,践行书院理想,为钟爱传统文化之人提供学习机会;通过传承人资助项目和雅乐资助项目,建立文化传承与保护之样本,挽救濒临灭绝的传统手工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中国生活艺术展、莲子计划等项目,搭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运用。

2018年2月3日,书院中国基金会主导的传统文化公益推广项目——“书院赣州公益计划”在赣州启幕。2020年6月开始,书院中国基金会在赣州蓉江新区与喜邻社区书院一起开展社区公益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提供包含每年一场论坛、每月一场雅集,每周两次文化普及课程在内的文化公益活动。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