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之一。它以“技艺”的形式和“物”的形态,承载了民众独特的造物观念、审美趣味和工艺智慧,是时代生活、民族特色、地域习俗的重要载体。
在辛丑新春来临之际,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举办“春又芳菲——2021 海派民间艺术新春展”,在营造祥和美好、生机勃勃的牛年新春氛围的同时,让观众领略海派民间艺术独特的审美和人文意趣,展示海派民间艺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样貌。展览于2021年2月9日至3月31日期间免费对外开放。
据悉,本次展览由18种工艺门类组成,包括海派剪纸、金山农民画、松江丝网版画、嘉定竹刻、珐琅工艺、漆器、金山丝毯、顾绣、海派绒绣、海派面塑、海派灯彩、传统金银首饰工艺、民族乐器、玻璃工艺、立体纸艺、海派石雕、微缩工艺、紫砂陶刻等代表性项目。
集中展示40余位老中青三代民间工艺传承人83余件精品力作,其中不乏青年艺术家的创新工艺。展览以“海派匠心”“薪火传承”“时代浪潮”为主题分为三大板块,在呈现作品的同时,还将介绍民间工艺。民间工艺和作品既是生产的技艺,也是生活的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支活态文脉,在都市化发展的今天,能为时代生活提供各种可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值得一提的是,“春又芳菲——2021海派民间艺术新春展”希望以展览+展示的“活态文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结合展览与展示活动,原生态地呈现包括非遗在内的海派民间工艺美术的多样面貌,引导大众从文化和历史层面上理解海派文化,也能从民间工艺美术角度,解码海派文化精髓。
新年期间,中华艺术宫将配合展览推出一系列公共教育手工体验互动活动:海派剪纸(初二)、掐丝珐琅(初三)、结艺编织(初四)、海派面塑(初五)、海派灯彩(元宵)。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民间手工体验活动,把观众身边的海派民间艺术传承融入当下生活,以民间艺术特有的视觉和工艺语汇,与观众共度新春。